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 正文

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断亲”|编辑部聊天室 环球微资讯

2023-05-29 07:33:37 来源:观察网

第86期主持人 | 徐鲁青

“我做得非常坚决,微信不回,问候不发,祝福更是从没有。有时候亲戚提出想来我家小住,或者打电话找我帮忙,我都会直接拒绝。”


(资料图)

在近期《三联生活周刊》一篇题为《33岁,我带着父母一起“断亲”》的热文中,居住在大城市、从事文艺工作的作者关于“断亲”的自述引发了许多人的共鸣转发。“断亲”的概念出自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胡小武的论文《青年“断亲”:何以发生?何去何从》,它被定义为人们几乎不同二代以内的亲戚互动和交往的一种现象。这篇论文提到,如今年轻人与亲戚的联系越来越少,大多数30岁以下的年轻人“偶尔与亲戚有联系”,而18岁以下的调查者则大多“基本不怎么与亲戚联系”。

这份研究结果并不让我感到惊讶。不管是身边的同龄人还是自己,也早就和父母以外大多数亲戚几乎没有了交往,连微信好友都很少加,只有在过年回家时草草说几句话,面对着来自生活经验差异巨大、边界感较弱的长辈说教,每年几乎要靠倒数逃脱时间来捱过这些场面。对我来说,血缘远近几乎和关系亲疏无关。当亲属关系不再是重要的社会支持网络的时候,我也会有意识去建构以趣缘和位置为基础的支持系统,我知道在未来大多时候,陪伴我的更可能是朋友、同事,甚至同一层楼的邻居们。

当血缘无关亲近

潘文捷:每次回到县城老家,我总会感受到家族的力量,同时也感受到父权制家庭的束缚。你会感到很多老一辈觉得自己是绝对真理,“怎么可以这么和长辈说话”一句话就可以噎死所有讨论。

最近读到《文学中的人生进化课》,华东政法大学文学教授杜素娟在分析《雷雨》时说,周朴园这个角色原本坚决和女仆恋爱,如果放到巴金的书里,真可谓是个进步青年,而且上了年纪以后,他其实也挺爱孩子的,虽然表现得有点拙劣。可是,怎么到头来,给孩子们的感觉就只剩下压制、控制、威严,别的什么也没有了呢?问题在于社会对父亲的定义。

在中国文化里,父亲就是要掌控全家的人。其实身处在父权制家庭中的每个人,哪怕不是那个“父亲”,都会受到这种文化的荼毒,比如长辈会觉得小辈就应该听话,儿子觉得妹妹就应该为我做出牺牲。“断亲”是主动远离那种有毒的环境,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心理上的“弑父”。

董子琪:What?周朴园是进步青年?还可以这么比较啊?

没有想要特意去“断亲”,但事实上因为生活环境的远离,联络得已经越来越少了,尤其这几年过年回去得少,断不断的都冷淡得差不多了,以至于收到姑姑的红包都觉得不好意思,好像红包是唯一联结侄女和姑妈关系的纽带了,只有钱才能收买我对她的姑姑身份的认可。不过,因为生了小孩的缘故,表姐表妹家的婴儿物品倒是经常往我这里运送,代代相传的婴儿服、小花被、婴儿车都能体现我们亲缘的紧密相依。讨论育儿大概能拉近距离吧,表姊妹又能从育儿聊到婚姻事业种种,像真正的大人一样对话。

读童话《柳林风声》诺顿注解本读出了同感——里面说,鼹鼠从家出发,在远方得到和解。这不也是我所经历的生命历程吗?起初像小鼹鼠一样,从狭窄的洞穴中走出,想要挣脱家庭和亲人的说教、捆绑,经过冒险的旅程,终于抵达了远方,却在这里重新发现故乡。现在的我已经到了和当年的姨妈姑妈差不多的年纪,却远远没有她们慈爱、会照顾人,但多少也体会到了身为母亲和长辈的心情。想起大年夜鞭炮响起时姑姑用绵绵的双手严丝合缝地捂住我耳朵,还有姨妈跑到我家里一边数落我爸一边旋风似地打扫卫生。比起女性长辈,我的生活要更简单、更轻拿轻放,或者说更缺乏情感?

尹清露:我觉得“断亲”有可能是双向的。几年前写过一篇返乡青年回家过年的稿子,采访对象说每次回家亲戚们的烦心事都很多,比如孩子找不到好工作,这与他们对子女二十四五岁成家的愿望太远了,因而心照不宣地不提相聚的事。孩子代表着希望,是凝聚家人的缝合剂,当孩子长大并倍感失落,作为长辈也不好受吧。

这也让我想起蒋在的小说集《飞往温哥华》,里面人的关系就十分隔膜。中年母亲独自飞去加拿大,陪患有抑郁症的儿子租房,母子俩都很穷,好像也根本不存在亲戚这回事。她看到路过的情侣都会黯然神伤:如果儿子能谈个恋爱,或许就不会生病了。虽然写的是异国经验,读起来却莫名很熟悉。

《飞往温哥华》蒋在 著中信出版集团 2023年

就我和周围人的经验来看,平时我们需要即时的抚慰、建议或者资源互换,而这些社会性支持不要说亲戚了,连亲近如父母也难以给予。另外,人类学者Marilyn Strathern认为,亲缘包含两个层面,一个是基因继承的层面,另一个是知识层面。孩子自己构建的知识世界会导致和亲属的分离,但他们为了在信息更迭的社会上存活又必须这样做。而随着冻卵等技术的发展,我们已经在逐渐步入前者不如后者重要、DNA与亲密感越来越无关的时代,所以年轻人和亲戚关系变淡大概也是一种必然。

徐鲁青:我对清露提及的知识构成如何影响亲属分离还蛮有感触的。每次和亲戚沟通,最大感受是发现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和我非常不一样,似乎还活在20年前的场景里。比如觉得十点之后的街道会很危险,但实际上现在十点钟很多人才刚加完班;比如认定一旦拿到博士学位,就可以一劳永逸当大学教授,但现实里很多只能签研究员合同工。

年长的亲戚们因为根本无从意识到已经和现在的世界脱节,又自信于更年长就可以为后代指点方向,所以总是说出一些啼笑皆非的建议。我常常在感到生气的时候有悲哀也内疚,我也是在信息边缘的世界出生长大的人,现在成了拼命想理解信息更迭并迎头跟上的人,但我已经没有余力再告诉他们自己认识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了。

“断亲”是进步还是问题?

徐鲁青:一则媒体采访提到了年轻人“断亲”的想法——“当你没有价值的时候,你也不要想去利用别人。”“有求于人的时候,她一般都用钱解决,极少借用人情。”我们该怎么看待“断亲”所强调的“边界感”呢?虽然边界感为我们带来了个人生活的便利,但现代社会交往中会不会有过分强调边界感的倾向?这是否会导向另一种由交换主导的人际冷漠?研究“断亲”现象的胡小武也在采访中提到,在割断亲缘网络体系后,人们需要建构属于自己的社会资本网络,这种建构的模式理论上来讲会更加理性。

林子人:前些年每到春节,互联网上就会出现关于“过年回家”的吐槽,现在年轻人是直接“断亲”了吗?青年学者罗雅琳对“过年回家”集体吐槽现象的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当年轻人在谈“边界感”的时候,到底在表达什么:它是一种为适应原子化的陌生人社会而出现的现代价值观,它是在大城市生活工作的年轻人反击父辈的唯一武器——年轻人的真正身份是全球化资本主义时代的“都市新穷人”,如今的“断亲”叙事与其说是传统故事模板中的“寒门贵子一朝发达就六亲不认”,不如说是对强势的、有更雄厚经济基础和更稳固社会地位的“小城中产”亲戚怀有某种抗拒情绪。

有“断亲”的年轻人在接受采访时说,“当你没有价值的时候,你也不要想去利用别人”。这句话中就流露出了经济实力、社会资源不对等中“我”的窘迫,而所谓的“维护边界感”,不过是用“尊重个人空间”这一绝对正确的现代价值观掩饰自己的失落罢了。

“断亲”现象还让我想到了NHK的《三十不立》。那本书中提到,经历了经济冰河期就业形势不断恶化的日本“三十代”(30多岁的群体)中,出现了一群切断了所有亲友联系,即使流落街头甚至孤独死都不愿向亲友求助的人。调查记者得出的结论是,在一个越来越强调自由竞争、优胜劣汰的社会里,那些年轻人内化了“自我责任论”,无法凭借自己的能力在社会中站稳脚跟——即使这在很大程度上不是他们的错,而是一个社会结构性问题——让他们深感羞耻,是这种羞耻心阻止了他们向他人求助。

《三十不立》[日] NHK现代特写节目录制组 著 马惠 译译文纪实·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2-09

再回到“断亲”这个出现于中国社会的问题来看,我们且抛开绵密的熟人社会对个体意志的压抑这一层不谈(年轻人因此希望与亲戚们划清界限当然是可以理解的),但“断亲”现象之下,是否也有经济焦虑的原因呢?《收入不平等》提出,当经济不平等越来越严重,人们会因为不断增长的社会评价威胁而退出公共生活,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会增大,人们会越来越自我封闭,左邻右舍的关系会疏远,人们会因为担心自己遭遇负面评价而倾向于“离群索居”。当“断亲”不再是一个新奇的现象,而是一个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现象时,它值得我们警惕,因为这一定意味着整个社会出现了某些问题。

徐鲁青:我倒觉得,有的断亲不一定是窘迫的年轻人对更强势的“小城中产”亲戚感到抗拒。很多时候,在城市里发展较好中青年们也会选择和更弱势的亲属断绝关系,即便如此,这种故事套用为“寒门贵子一朝发达就六亲不认”也是不妥当的。

人和人的关系太复杂了,更多的时候牵连着情绪、情境、说不清道不明的偶然性,只涉及到权力高低的描画或许是不够的。华中师范大学的文学院教授戴建业曾拍过一期讲断亲的视频,他认为“断亲”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因为当代社会的亲疏关系不应该由血缘决定。我同意血缘与亲疏的弱相关是现代性的特征之一,也解放了我们的情感关系,但总觉得人们越来越频繁地提及“断”“边界”“个人空间”,这自由里也充斥无奈,对关系的理解除了“断”与“连”、“亲”和“厌”之外,是否还有其他想象的可能?

来源:界面新闻-思想界

关键词:

资讯
业界
企业
骑闻
产品
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断亲”|编辑部聊天室 环球微资讯
第86期主持人|徐鲁青“我做得非常坚决,微信不回,问候不发,祝福更是从没有。有时候亲戚提出想来我家小住
2023-05-29
喷洒药物后 蚜虫有所减少
睢阳区的孙先生5月19日求助称:“南京路至珠江路之间的华夏路两侧行道树上,有很多蚜虫。因为虫害严重,树
2023-05-29
天天观焦点:珊瑚是什么东西(珊瑚是什么)
1、珊瑚是刺胞动物门珊瑚虫纲的海生无脊椎动物。2、珊瑚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海洋生物,将近五亿年前就出现了。
2023-05-29
房子施工知识:冬季装修施工工艺宝典_播资讯
在人们固有的观念中,冬季不宜施工。每到冬季,大多数急盼早日乔迁的人家,都急盼着寒冬早日过去,来年春天
2023-05-29
世界新消息丨我的世界神奇宝贝皮卡丘指令手机版(我的世界神奇宝贝皮卡丘指令)
大家好,小乐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我的世界神奇宝贝皮卡丘指令手机版,我的世界神奇宝贝皮卡丘指令这个
2023-05-29
那些为人称道的人兽恋电影,看如何跨越物种玩真爱|速看料
话说现在真爱已经跨越性别了,那大家对跨越物种的真爱又有何想法呢?今天小编带大家盘点几部那些曾经为人称
2023-05-29
  中新网海口1月23日电(符宇群)海南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23日在海口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海南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毅在作报告
2022-01-24
  中新网太原1月23日电 (高雨晴 冉涌 张鹏宇)记者23日从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获悉,该公司冬奥保电应急发电队伍已到达河北张家口赛区,
2022-01-24
  中新网西宁1月23日电 (记者 李江宁)据青海省地震局23日消息,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北京时间2022年1月23日10时21分,在青海海西州德
2022-01-24
  中新网贵阳1月23日电 (周燕玲)对外开放,是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贵州正在召开的两会热点词汇,如何拓展海内外“朋友圈”助力贵州经济
2022-01-24
温馨生活好young 厦门推广文旅产品火爆全网
  中新网厦门1月23日电 (记者 杨伏山)“冬日暖阳厦门好young”福建省内宣传推广线下活动22日精彩收官。主办方称,本次活动火爆全网及福
2022-01-24
宁夏非遗传承人:刻刀里的守正创新更有“年味”
  (新春见闻)宁夏非遗传承人:刻刀里的守正创新更有“年味”  中新网银川1月23日电 题:宁夏非遗传承人:刻刀里的守正创新更有“年味
2022-01-24
沧州:8个重大科技专项项目确定 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为充分发挥科技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沧州市确定8个项目为2021年全市重大科技专项项目。这8个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分别为:
2022-03-19
  中新网海口1月23日电(王子谦 符宇群)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陈凤超23日说,2021年海南法院为自贸港建设提供坚强司法保障,全年有效管
2022-01-24
  新华社武汉1月23日电(记者王贤)随着春节假期临近,从广州、深圳等地返回湖北的旅客较多。为此,23日,武汉站、汉口站、襄阳东站、十堰
2022-01-24
  1月22日0—24时,广东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例和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例,均为珠海报告。23日,珠海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珠海市政府副秘
2022-01-24
青海海西州德令哈市发生3.7级地震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月23日11时58分在青海海西州德令哈市发生3 7级地震,震源深度9千米,震中位于北纬38 40度,东经97 35度。
2022-01-24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颁奖花束已于近期完成交付。与传统的鲜切花不同,这些花束全部采用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派绒线编结技艺
2022-01-24
  中新网宿迁1月23日电 (刘林 张华东)核酸检测是当下及时发现潜在感染者、阻断疫情传播的有效方法。23日,记者从宿迁市宿豫区警方获悉
2022-01-24
  记者从天津市人社局获悉,从明天(24日)起,天津2022年度第一期积分落户申报工作正式开始,这是新修订的《天津市居住证管理办法》《天津
2022-01-24
  中新社北京1月23日电 (记者 刘亮)记者23日从中国海关总署获悉,2021年,中国海关组织开展“国门绿盾”专项行动,在寄递、旅客携带物
2022-01-24
  记者从天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获悉,天津疫情第341—360例阳性感染者基本信息公布。  目前,这20例阳性感染者已转运至市定点医院做进一
2022-01-24
“最美基层民警”武文斌:案子破了最管用
  中新网吕梁1月23日电 题:“最美基层民警”武文斌:案子破了最管用  作者 高瑞峰  同事称他为“拼命三郎”。从警14年,武文斌破
2022-01-24
  据“西安发布”消息,截至2022年1月23日,雁塔区长延堡街道近14天内无新增本地病例和聚集性疫情。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分区分级
2022-01-24
  中新网西宁1月23日电 (记者 孙睿)据青海省地震台网测定,2022年1月23日10点21分(北京时间)在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北纬38 44度,东经
2022-01-24
江西南昌:市民赏年画迎新年 书法家挥毫送春联
  (新春见闻)江西南昌:市民赏年画迎新年 书法家挥毫送春联  1月23日,“赏年画过大年”新年画作品联展江西南昌站活动在江西省文化馆
2022-01-24
  中新网成都1月23日电 (祝欢)成都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23日在成都举行,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郭彦与成都市人民检察院检
2022-01-24
列车临时停车3分钟救旅客
  (新春见闻)列车临时停车3分钟救旅客  中新网广州1月23日电 (郭军 黄伟伟)“车长,车长,4号车厢有位旅客腹涨难忍,身体不舒服”…
2022-01-24
女子背负命案潜逃24年 因涉疫人员核查落网
  中新网湖州1月23日电(施紫楠 徐盛煜 赵学良)1998年7月,犯罪嫌疑人杜某因家庭琐事,用菜刀将自己的弟媳砍伤致死。案发后,她从老家河
2022-01-24
广东“00后”雄狮少年锤炼功夫迎新春
  (新春见闻)广东“00后”雄狮少年锤炼功夫迎新春  中新社广州1月23日电 题:广东“00后”雄狮少年锤炼功夫迎新春  作者 孙秋霞 
2022-01-24
03-19 2022岳阳国际旅游节开幕 特色农产品展销等系列活动目不暇接
2022岳阳国际旅游节开幕 特色农产品展销等系列活动目不暇接
今天,天下洞庭岳阳市君山区第九届良心堡油菜花节暨2022岳阳国际旅游节开幕,菊红、粉红、水红、桃红、紫色、白色等七色组成的4万亩花海在 [详细]
03-19 2022年郴州计划重点推进文旅项目101个 总投资354亿元
2022年郴州计划重点推进文旅项目101个 总投资354亿元
3月16日,我市举行全市文旅项目和城市大提质大融城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市委书记吴巨培宣布项目开工。郴州嘉合欢乐世界、仙福路工地清风徐来 [详细]
03-19 宿州泗县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发展 擦亮城市品牌
宿州泗县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发展 擦亮城市品牌
近年来,泗县以争创安徽省文化旅游名县为目标,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努力擦亮水韵泗州 运河名城城市品牌,全县文化旅游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详细]
03-19 淡季不忘引流 京郊民宿市场有望迎来回暖
淡季不忘引流 京郊民宿市场有望迎来回暖
旅游淡季中的京郊民宿有望成为市场中最先复苏的板块。3月17日,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虽然正值旅游淡季,且受疫情变化的影响,不过各家民 [详细]
01-24 西安浐灞回应“社区领导怒怼咨询群众”:涉事社区主任已停职
西安浐灞回应“社区领导怒怼咨询群众”:涉事社区主任已停职
  西安浐灞回应“一社区领导在市民咨询离市政策时发生争执”事件 涉事社区主任已停职  西部网讯(记者 刘望)日前,网络上流传一条视频 [详细]
01-24 陕西:截至23日12时 西安56.5万大中专学生已离校返家
陕西:截至23日12时 西安56.5万大中专学生已离校返家
  1月23日,陕西省举行第45场疫情防控工作发布会,发布会上陕西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通报,陕西全省疫情有效控制后,大中专学校能不能放假 [详细]
01-24 河北魏县发布北京一阳性人员在魏县的主要轨迹
河北魏县发布北京一阳性人员在魏县的主要轨迹
  魏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紧急寻找丰台区新冠肺炎阳性检测者同时间同空间人员的公告  2022年01月22日,接到邯郸市疾控中心转北京市疾 [详细]